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程
學程簡介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程」旨在藉由本校生物技術中心,針對醫學院、生農學院、生命科學院,與電資學院等教學研究單位,有關「幹細胞、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領域之教學研究技術、人力及儀器設備等資源,依本校既有之背景與特色進行跨院系之課程整合,令其形成涵蓋基礎、進階及跨領域等更 有系統,且兼具專業學術與產業特色之全校性課程。本學程除授予幹細胞、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等相關學理,及其臨床應用相關之法律、道德與倫理規範等知識外, 並施以技術實作之訓練,力求落實培育出具備專業學理知識、技術實作、與產業經營管理能力等各階層之生技人才,俾提供國內幹細胞與組織工程產業發展之所需。 預期透過本學程之落實推動,當能有效完成培育兼具幹細胞、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等專業知識相關學理、實作,及產業管理能力之生技產業人才;不僅具有提升我國 在幹細胞、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等領域研發潛力之功效,且能有效加速我國「生技產業」之升級,並增強我國經貿之國際競爭力。
學程辦法
國立臺灣大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程」修習辦法
94年12月1日 台灣大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程」跨院系學程課程委員會議修正通過
94年12月23日本校94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討論通過
98年6月15日97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99年3月18日98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3月18日104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6月17日104學年度第2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6年3月17日105學年度第2學期第1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109年1月3日108學年度第1學期第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章總則
一、國立臺灣大學(以下稱本校)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程(以下稱本學程)由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稱本中心)主辦。
第二章修習資格
二、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學校各學系所在學學生修畢「生物化學」(一學年者至少需修畢上學期)及「普通動物學」或「生物學」二者相關課程之一,始得申請修習本學程。
三、申請修習本學程之學生,應通過本中心之甄選。
四、本學程之學員甄選,於每學期辦理乙次。
第三章課程
五、本學程應修至少二十學分,包括:基礎與跨領域課程八學分(含醫學倫理相關之課程至少二學分)、進階課程十二學分。
六、通過甄選學生得優先修習本學程之課程。
七、本學程各領域必選修課程名稱、學分數,由本中心跨院系學程課程委員會規劃之。跨院系學程課程委員會由本校醫學院、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與生命科學院院長,就各院相關專長領域教師分別各推派五~六名委員組成之;本中心主任及中心教學組組長均為當然委員,並由本中心主任指定一位委員擔任召集人。
第四章修業年限、成績、學分
八、修讀本學程之學生,若已符合主修學系、所畢業資格而尚未修滿本學程規定之科目與學分者,得依本校「跨院系所學程設置準則」之規定,向教務處申請延長修業年限。
九、學生修習本學程之科目及學分數是否計入主修系所畢業應修學分數內,由其主修系所認定之。
十、學生修習本學程各科課程之成績,計入當學期學業平均成績,本學程各科成績及格分數,依本校學則規定辦理。
十一、學生每學期修習本學程科目學分,併同主修系所科目學分,計入學期修習科目學分總數,其學分總數應依本校學則辦理。前項學分總數成績不及格科目之學分數,達本校規定退學標準者,應予退學。
十二、修滿本學程規定學分數且成績及格之學生,得向本中心申請核發本學程證明書。
第五章學分費
十三、學生修習及預修本學程之實驗課,應繳納學分費或材料費。
十四、學生因修習本學程而延長修業年限,其每學期修習學分數在九學分以下者,應繳納學分費;達十學分以上者,學士學位班學生應繳交全額學雜費,進修學士班學生應繳交學分學雜費,研究生應繳交學分費及學雜費基數。
第六章預修採計與學分充抵
十五、本學程學生通過甄選後,所修畢之預修學分得辦理充抵。
十六、曾修習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學校開設生物技術相關科目,但非本學程課號課程之學生,得申請學分充抵。
十七、學生進入本學程後,所修非本學程開設科目,不得再申請充抵。
第七章錄取資格之保留
十八、本學程學生已修滿主修系所畢業應修學分數而未修畢本學程學分者,應至本中心辦理保留學程修習資格,俾接受畢業資格審查。
十九、已具本學程修習資格,於本校升學者,得繼續修習本學程,其已修習之學分數併入計算。
第八章附則
二十、本辦法經本中心跨院系學程課程委員會議通過,報請教務會議核備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課程規劃目標
生物科技是二十一世紀發展最為迅速的學科之一,臺灣有關生物科技政策的推動早已行之有年,政府對於生物科技發展的重視更是無庸置疑。 有鑑於此,本學程以幹細胞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為主題,規劃兼顧兩者之基礎及臨床應用為原則;除依據以下所規劃之課程進行教學與系統整合,也以跨領域課程讓 周邊科系學生選讀入門課程,得以循序漸進方式奠定基礎。並擬藉由基礎課程、進階課程與跨領域課程之設置,使不同層級學員可視專業需求選讀完整系統性課程。
編號 |
課號 |
課程識別碼 |
課程 |
學分 |
必/選修 |
授課教師 |
基礎及跨領域課程 |
||||||
必選8學分(含醫學倫理相關之課程至少2學分) |
||||||
1 |
Biomed7010 |
548 M0150 |
組織工程 |
3 |
選修 |
林峯輝 |
2 |
AniSci7029 |
626 M6010 |
組織工程在動物醫學之應用 |
3 |
選修 |
王佩華 |
3 |
Prog 5124 |
P30 U2010 |
幹細胞生物學 |
2 |
選修 |
錢宗良等 |
4 |
Biot8002 |
642 ED0030 |
幹細胞生物學 |
3 |
選修 |
李宣書 |
5 |
AniSci7024 |
626 M1600 |
幹細胞學 |
3 |
選修 |
吳信志 |
6 |
AniSci3021 |
606 36700 |
幹細胞學導論 |
2 |
選修 |
吳信志 |
7 |
Agron5050 |
621 U6390 |
生物資訊學導論 |
3 |
選修 |
劉力瑜 |
8 |
PTMP8025 |
456 ED0270 |
幹細胞生物學(英語授課) |
3 |
選修 |
鄧述諄 |
9 |
OraBio7480 |
450 M4800 |
口腔幹細胞學導論 |
2 |
選修 |
周涵怡 |
10 |
md&ph5017 |
420 U2100 |
細胞生物學 |
3 |
選修 |
李明學等 |
11 |
PHARM4011 |
403 44800 |
藥學倫理學(醫學倫理) |
2 |
選修 |
陳燕惠等 |
12 |
MD&PH5023 |
405 52600 |
醫療與社會(醫學倫理) |
2 |
選修 |
朱宗信等 |
13 |
MEBE7008 |
457 M0100 |
臨床倫理(醫學倫理) |
2 |
選修 |
蔡甫昌等 |
14 |
MEBE7017 |
457 M0190 |
生命倫理學(醫學倫理) |
2 |
選修 |
蔡甫昌等 |
15 |
DBME7005 |
528 M0100 |
材料原理及應用 |
3 |
選修 |
林峯輝 |
16 |
MCB5007 |
B43 U1160 |
分子細胞生物學 |
3 |
選修 |
吳益群 |
17 |
LS2002 |
B01 21130 |
細胞生物學實驗 |
2 |
選修 |
李心予 |
進階課程 |
||||||
必選12學分 |
||||||
18 |
CSIE5036 |
922 U0370 |
生物資訊學 |
3 |
選修 |
歐陽彥正 |
19 |
AniSci7025 |
626 M1610 |
生物資訊學 |
3 |
選修 |
林恩仲 |
20 |
LS5075 |
B21 U2190 |
生物資訊學 |
3 |
選修 |
阮雪芬 |
21 |
|
623EU4450 |
基因體學 |
1 |
三選一選修 |
洪傳揚 |
22 |
MCB5014 |
B43U1250 |
基因體學 |
3 |
三選一選修 |
鄭貽生等 |
23 |
PlBio5024 |
B42U1240 |
蛋白質體學 |
2 |
三選一選修 |
張英峰等 |
24 |
md&ph5040 |
420 U4400 |
訊息傳遞與疾病 |
2 |
三選一選修 |
陳青周等 |
25 |
OraBio7460 |
450 M4600 |
高等發育生物學 |
3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張百恩 |
26 |
AniSci4010 |
606 64090 |
發育生物學 |
3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劉逸軒 |
27 |
LS 5107 |
B21 EU2510 |
發育生物學 |
3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李士傑等 |
28 |
Med3053 |
401 31301 |
胚胎學上 |
1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黃敏銓等 |
29 |
Med3054 |
401 31302 |
胚胎學下 |
1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黃敏銓等 |
30 |
VM2005 |
609 21600 |
胚胎學 |
2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郭宗甫 |
31 |
LS4003 |
B01 41010 |
發生生物學 |
3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黃火鍊 |
32 |
LS5019 |
B21 U1320 |
早期胚胎發生學 |
2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李士傑 |
33 |
ENT5044 |
632 U1050 |
DNA與胚胎發育多樣性 |
2 |
「發育生物學」或「胚胎學」二選一選修 |
張俊哲 |
34 |
Biomed5001 |
548 U0110 |
生物醫學材料概論 |
3 |
選修 |
林峯輝 |
35 |
MSE7003 |
527 M0200 |
生醫工程與材料設計 |
3 |
選修 |
林峯輝 |
36 |
Biomed7015 |
548 M0310 |
分解性生醫材料 |
3 |
選修 |
黃義侑 |
37 |
ChemE5014 |
524 U0630 |
生醫材料專題 |
3 |
選修 |
游佳欣等 |
38 |
Biot7002 |
642 M0030 |
再生醫學 |
2 |
選修 |
李宣書 |
39 |
|
642 U0040 |
細胞再程序化專論 |
2 |
選修 |
林劭品 |
40 |
|
642 U0070 |
配子與幹細胞之上位遺傳學 |
2 |
選修 |
林劭品 |
41 |
Biot8005 |
642ED0060 |
動物基因轉殖與複製技術 |
3 |
選修 |
宋麗英 |
42 |
BST5034 |
B22 U0410 |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前瞻 |
2 |
選修 |
陳彥榮 |
43 |
Prog5010 |
P30 U4050 |
胚與幹細胞顯微操作技術(1112改開3學分) |
2 |
選修 |
吳信志 |
44 |
Prog5010 |
P30 U4120 |
胚與幹細胞顯微操作技術 |
3 |
選修 |
吳信志等 |
45 |
Prog 5137 |
P30 U4090 |
動物生技研究技術 |
1 |
選修 |
丁詩同等 |
46 |
Prog 5183 |
P30 U4110 |
幹細胞培養及操作技術實驗 |
1 |
選修 |
陳佑宗 |
47 |
Phmco7008 |
443 M1700 |
幹細胞轉譯醫學研究 |
2 |
選修 |
林泰元等 |
48 |
Genom8013 |
455 D0140 |
再生醫學之原理與應用 |
2 |
選修 |
黃祥博等 |
49 |
ENT5045 |
632 U1070 |
科學研究計畫管理 |
2 |
選修 |
張俊哲 |
50 |
ENT5062 |
632 U1240 |
進階科學研究計畫管理 |
3 |
選修 |
張俊哲 |
51 |
ENT5050 |
632 U1120 |
分子生物學 |
4 |
選修 |
張俊哲等 |
52 |
md&ph5075 |
420 U4900 |
分子生物學 |
3 |
選修 |
林敬哲等 |
53 |
MolMed7003 |
448 M0070 |
分子生物學(英語授課) |
4 |
選修 |
李芳仁等 |
54 |
AC3011 |
603 33600 |
分子生物學 |
2 |
選修 |
羅凱尹等 |
55 |
LS3010 |
B01 31210 |
分子生物學 |
4 |
選修 |
靳宗洛等 |
56 |
BST5010 |
B22 U0200 |
分子生物學 |
4 |
選修 |
張麗冠等 |
57 |
PPM3017 |
633 U0770 |
分子生物學 |
3 |
選修 |
劉瑞芬 |
58 |
Prog5145 |
P05 U2010 |
分子生物學 |
4 |
選修 |
周子賓等 |
59 |
Genom5002 |
455 U0020 |
模式生物基因體學特論 |
3 |
選修 |
陳佑宗等 |
60 |
Prog5171 |
P05 EU4120 |
生物分子交互作用之網絡(英語授課/國際遠距) |
2 |
選修 |
沈湯龍等 |
61 |
LS4010 |
B01 41030 |
發生生物學實驗 |
2 |
選修 |
李士傑等 |
申請流程
(2)申請程序:請至本校「學分學程線上申請系統」線上申請, http://ifsel3.aca.ntu.edu.tw/cou_stu/,線上填寫後列印紙本申請表,並檢附歷年成績單乙份,經系所主管核章後,送至生技中心辦公室辦理(北市長興街81號生物科技館1樓107室)
第1學期: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開放線上申請。
第2學期:每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開放線上申請。
表單下載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程-學分抵免申請書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學程-成績審核報告單
聯絡方式
返回列表